这篇《危机干预应急手册》,让家长们了解危机事件可能对孩子带来的影响,并快速识别孩子是否需要帮助,也为家长自身提供有效的危机干预方式。
如何评估创伤性事件
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创伤性事件,主要包括”创伤性事件的特质”和”个人风险因素”。1、“创伤性事件的特质”,包括事件的可预测性、持续性、规模及所造成的后果。一般来说,突发和意料不到、涉及严重伤亡和持续长时间的事件,会对个体造成较大影响。
2、“个人风险因素”,包括是否身处危机事件发生现场、与当事人关系及个人的脆弱程度。一般来说,越接近事发现场、与当事人关系越密切、患有精神健康问题、缺乏社交支援或平日应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会较容易受创伤性事件影响。由此可见,即使目睹/听闻严重的伤害性事件的孩子,也需要大人关注。
有时候,孩子的异常表现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细心观察,评估孩子是否受到影响。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孩子往往在情绪、行为、身体感知和思维方面表现出和以往不太一样的症状。【情绪方面】
1. 焦虑、恐惧,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安全的担忧(对家长或老师依赖程度增加)4. 情绪麻木(例如,似乎对创伤事件没有什么感觉)【行为方面】
8. 重现创伤事件(如说出事件、玩游戏或绘画时重现)9. 出现回避行为(如拒绝去让他们想起这件事的地方)【身体感知方面】
1. 身体不适增加(头疼、胃疼、对轻微的肿块或者瘀伤反应过度)【思维方面】
再者,协助孩子面对
- 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感受,并聆听他们的倾诉,加以安慰,不要急于给出意见。切勿要求孩子“不准讲”“不准提”来压抑感受。如果孩子感到内疚(埋怨自己未能阻止意外发生),聆听他的倾诉,加以开解。请指出,意外有时很难避免,他不需为别人的选择或行为负责,藉此消除他们的疑虑。
- 提供安全感和支持,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请提醒他们,我们信任的警察、学校的负责人、政府领导已经对这次事件做了调查,这类事情以后不会这么容易再发生。不要对孩子隐瞒事实,不要假装事件没有发生或事件并不严重。
- 只谈论事实,并且解释的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心智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需要简单扼要的信息,并且保证他们的日常生活结构不会改变;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学生会提出更多问题,询问自己是否真的安全。他们需要大人帮助他们区分现实和想象。
- 提供稳定的环境,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程序和活动,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动,例如听音乐、运动,协助孩子放松自己,让他们把注意力投放在其他事情上。
- 留意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状况。可以让孩子知道您很难过,但是您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如果您能有效地表达情绪, 您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
-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与当前事件有关联,过去曾经历过创伤或失去过亲人,有抑郁症或其它精神疾病、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严重反应。尤其注意观察那些有自杀风险的孩子, 请向精神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 1. 如孩子表现惊慌(如做噩梦、怕黑、不敢外出),怎么办?如果孩子怕黑,不敢单独睡眠,做噩梦,不要取笑或只安慰他们,而是和孩子讨论解决办法。例如:安排家人陪伴孩子、睡时保留适量的光线、将房门打开等。如果孩子年幼,亦可让孩子抱着心爱的布娃娃睡觉。
2. 如果孩子经历了同伴的重伤,家长应该怎样回应?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一件不幸的事,ta正在医院救治,我们感到担心和难过。希望ta能尽快回到我们当中来,我们也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