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
很多委托人来找我的时候,都会陷于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跟我说:
“我讨厌胡思乱想的自己”
“我讨厌动不动就发脾气的自己”
“我讨厌抑郁哭泣的自己”
“我真觉得我没希望了,每天这样反复的情绪”
“我每天真的是在自我煎熬,我真的好害怕”
“我好无助,好绝望”……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情绪困扰?你是否每天也在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面对自己每天起伏不定的情绪,你是否一次次挣扎着摆脱,却不停被打败,因而更加焦躁而无助呢?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我可以告诉你,你完全不必如此,相反你应该感恩你的情绪,因为它一直在保护你。
实际上,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像红绿灯对于行人和司机的作用,它是一种信号,提醒着我们危险的存在,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我们常常把情绪当成敌人,对抗和攻击情绪感受,情绪就会持续。但是,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它只是一种症状而已,提示我们,人生里有些事情出现了,需要我们的处理。
因此,如果我们接收并积极回应地我们的情绪,把它当成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带着爱的能量去呵护它,它知道任务已完成,就会离开。
-02-
任何情绪都是内心对爱的呼喊
情绪是一个人生命状态的晴雨表,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潜藏着一种心理需求,不管是愤怒、悲伤、恐惧还是其他情绪,都是希望被看见、被听见、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被接纳,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一个核心需求:爱!
每天都有很多委托人跟我述说他们内心的这些感受,言语之中充满了抱怨和指责,充满了攻击和无奈:
“老师,他的做法我很伤心,说分就分,一点余地都不留。”
“老师,我好绝望。冷静了几天他依旧这副态度,不要孩子,只想分手。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的这个人怎么瞬间变得面目全非,我该怎么办?”
“老师,正常人都会生气失望啊!我生气是因为他因为一点小事对我发火。”
“老师,我一想起他那种决绝的态度我就很难过,现在我感觉自己离他的世界已经很遥远了,突然很害怕,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真的好无助,这几天他都没发过信息问过我,我开始怀疑这个人,怀疑我们的感情,怀疑一切的真实。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很委屈,很恨他,恨他的不诚实。”
“老师,我害怕别人的指责和否定,每当别人触碰到这个点的时候,情绪就会很愤怒,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越想心里越难受,后悔自己赶他出去,很想念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就开始自责,内心备受煎熬,我该怎么办?”
乍一听,我也会无意识地感到烦躁。但是细细品味,其实每一个情绪,都是一条宝贵的线索。它能帮助我发现委托人内在的那个脆弱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根源都是因为现实与期望不符。
TA们只是希望被爱、被陪伴、被关心、被呵护、被尊重,被肯定、被接纳、被理解,但是他们却看不清这是自己对爱的需求,而将情绪的力量用在和别人的对抗之上,比如争吵、抱怨、指责、质问、冷暴力等沟通障碍,都是他们企图运用这份力量去改变现实、改变环境。
诚然,我们需要改变现实和环境,但是那个改变现实和环境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之所以总是企望和要求别人改变来符合自己的企望,是因为我们从小养成了一个思维模式,即别人(亲爱的人)要为我负责。
如果能够改变“别人需要负责”的思维模式,而形成“我自己需要负责”这样的新的思维模式,你就会发现,是自己一贯以来的强势武断让对方感到厌烦。
假如你把自己的这份居高临下改为平等对话,也许对方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我们可能一时无法接受这份平等,因为相处的模式是经年累月逐渐形成的,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功课在自己身上。
-03-
为自己的需求负全责
当你深陷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惊慌,不要抗拒,因为每一次有情绪,特别是有强烈情绪的时候,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借着自省进入自己的心灵之窗,更加了解那些情绪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如果可以,你赶快问自己两个简单的问题,这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烦恼:
(1)我现在需要什么?很多时候,当你知道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生气、害怕、无助了。
(2)我这个需要有没有可能在不改变对方的情况下得到满足?把自己的注意力导向创造性的思维“我可以做点什么?”,而不是深陷“我该怎么办?”的迷茫里。
每一次有情绪,特别是有强烈的情绪时,你要探求一下:我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惯用的自我防御行为是什么?哪些自我防御行为是要防御哪些东西?一般来讲,我们要防御的都是害怕自己不被爱、不被尊重,害怕自己是没用的、没有价值的。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每一次冲突,其实都是内在空间那个脆弱无力的小孩在索取安全感和价值感。
我们都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太需要别人喜欢我们、重视我们。
别人说了一句中听的话,我们就开心;说错了一句话,我们就生气半天。我们就像傀儡一样,别人按这个按钮,我们就笑一下,按那个按钮,我们就哭一下。殊不知,这样就是把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别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幸福和快乐都掌控在别人的手中。
要有效地促进伴侣关系的和谐与气密,我们就一定要改变自己内在的心理模式,用心去发现自己情绪背后没有满足的需求,自己为自己的需求负全责,而不是忙着叫别人不要按我们的按钮。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不带情绪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当我们自己懂得并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是把幸福和快乐的权力收回来,成为身心灵的主人了。
情绪能够牵动起我们与生命之间最深刻的联结,也能够触发你我的心理按钮,从而陷入情绪的失控与纠结之中。
情绪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情绪的触发、出现、表达和体验本就无可避免,而我们能做的则是在情绪之中将自我唤醒,拉住即将脱缰的野马,并且在翻腾的潮水过后,在联结中读懂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倾听自己的内在心声,获得承担的勇气和幸福的智慧。
版权声明:本栏目文章内容及图像均为团圆心理官网或团圆心理会员原创作品,版权归团圆心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引用!